人气产品
中国物联网行业领先的人员识别和物品标识技术、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供应 商,集研发、生产、销售和技术服务于一体,共获得专利217项。
一、技术解析:RFID电子腕带的构成与原理
RFID(无线射频识别)电子腕带是一种集成射频芯片的智能穿戴设备,其核心由三部分构成:
芯片:存储患者唯一身份信息(如姓名、住院号、过敏史、医嘱等),支持国际标准协议(如ISO/IEC 14443A/B、EPC C1 GEN2),确保数据安全与全球兼容性。
天线:通过电磁感应与读写器通信,实现非接触式数据传输,识别距离覆盖接触式至80米(依频段而定)。
腕带本体:采用医用级硅胶或TPU材质,具备防水、耐高温、抗菌、抗过敏特性,支持一次性或可重复使用设计。
技术优势:
高频/超高频双模支持:高频(13.56MHz)适用于近距离精准识别(如病房护理),超高频(915MHz)支持远距离批量读取(如手术室交接),读取速度较传统条码提升10倍以上。
数据加密与隐私保护:芯片内置AES-128加密算法,即使腕带丢失,未经授权设备也无法读取信息,符合HIPAA等国际医疗隐私标准。
环境适应性:耐-40℃至100℃极端温度,抗化学腐蚀,确保在消毒、低温保存等场景中稳定运行。
二、临床应用:从单一识别到全流程赋能
宝比RFID电子腕带已渗透至医疗管理的核心环节,形成“识别-记录-追溯-优化”的闭环生态:
患者身份识别与信息管理
入院登记:患者入院时佩戴腕带,系统自动同步HIS(医院信息系统)数据,减少手工录入错误率90%以上。
移动护理:护士通过手持终端扫描腕带,快速调取患者诊疗记录、用药史,确保护理操作“零差错”。
特殊场景管理:
新生儿安全:母婴腕带绑定,非匹配接触触发警报,杜绝抱错风险;实时定位功能防止婴儿被盗。
精神疾病患者:通过区域定位监测活动范围,超出安全边界时自动通知医护人员,降低走失风险。
医疗流程优化
手术室管理:术前扫描腕带核对患者身份、手术部位、麻醉记录,实现“五正确”(正确患者、正确手术、正确部位、正确用药、正确器械)。
检验检查流程:标本采集时扫描腕带绑定患者信息,全程追踪运输与检测进度,避免标本混淆或丢失。
药物管理:给药前扫描腕带与药品RFID标签双重核对,确保“五对”(对床号、对姓名、对药名、对剂量、对时间)。
安全防护与应急响应
门禁控制:腕带与门禁系统联动,限制患者进入危险区域(如手术室、药房),防止意外发生。
紧急救援:在灾难救援中,通过腕带快速扫描伤者信息,优先处理危重病例。
疫情防控:结合体温监测模块,实时上传患者体温数据至感染控制系统,助力疫情溯源与管控。
资产与设备管理
医疗设备追踪:在设备上安装RFID标签,与腕带数据联动,实现“患者-设备-位置”三维追踪。
耗材库存管理:系统自动监控药品、耗材库存,低于安全阈值时触发补货提醒,减少过期浪费。